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海南1939 > 第651章

第651章(第2/3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比较免交前两年的公粮,就这样,河南人下南洋,山里人家来河南,虽然会付出一些先期成本,但是比起很可能多年都解决不了的贫困,这是一个还算良性的循环,也极大地减轻了贫困地区的负担,对当地的生态保护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说到底,人类活动是环境破坏的最大因素。

    在共产党的治理下,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过,这是不争的事实,而共产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建立工业企业、改善交通、普及教育、推行医疗卫生等方面,又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更好的希望,老百姓对政权的拥护,体现在最直接的地方是什么?

    把子弟送到部队上,没有子弟可送的,也会力所能及地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
    “我决定了,捐出这个月的工资,我听说,一架飞机5万块,我们队里要是能捐一架,就能写上单位的名字,可惜,差得太远了。”

    “话真多,预应力公式背下来没有?会不会运用了?”

    刘清明打断了姑娘的憧憬,沈蔓不好意思地捏着衣角,红着脸说道:“主任,还没太明白,要不你给再讲讲?”

    “行,吃过午饭我给你讲,现在先工作,完了帮我跑一趟。”

    “去哪?”

    刘清明撇撇嘴:“你在哪捐的钱啊?”

    “县政府啊。”

    “就去那里,帮我捐点钱,一会儿工作完了拿给你,别提我的名字,以咱们队的名义捐吧。”

    沈蔓答应下来,她始终有个好奇心,不知道这们年青的主任捐多少钱,结果等到完成工作,刘清明拿给她一个布包,里面塞得鼓鼓囊囊。

    “这.......这么多?”

    工资分级制度还在讨论中,刘清明拿得是专家待遇,按照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来核算,一个月也才50块钱,一年半下来,不吃不喝能有多少?

    “没数过,有上次评先进的奖金、国家给的津贴、政协代表的补贴,还有我们上级部门的补助,杂七杂八地吧,你都给拿去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把自己的家底全都捐了?”

    刘清明无所谓地点点头:“那倒不是,吃饭的钱在我身上。”

    沈蔓一脸震惊,她咬咬牙捐一个月工资,已经是非常积极的表现了,这位可好,直接捐身家,还不留名,突然之间,刘清明的形象就高大起来,他已经正式入了党,是队里的支部书记,党政一把抓的优秀青年干部,多次先进工作者和政协代表,距离呀。

    “我们唱着东方红,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,穿越时空富起来伟大领袖毛主席,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,高举旗帜开创未来......”

    刘清明没理她,唱着歌儿走向打饭的地方,没法子,谁让咱有觉悟呢。

    看把姑娘给震住了吧。

    第一千零二十六章 穿越两周年纪(二)

    “我们宣誓,我们自愿结为夫妻,从今天开始,我们将共同肩负起婚姻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:上孝父母,下教子女,互敬互爱,互信互勉,互谅互让,相濡以沫,钟爱一生!今后,无论顺境还是逆境,无论富有还是贫穷,无论健康还是疾病,无论青春还是年老,我们都风雨同舟,患难与共,同甘共苦,成为革命的伴侣!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,我们要坚守今天的誓言,我们也一定能够坚守今天的誓言。”

    “宣誓人:钱学森。”

    “宣誓人:蒋英。”

    “见证人:钱均夫、蒋佐梅。”

    延安市新华大道520号,是宝塔区民政局所在地,在1941年的春节前后,这里热闹非凡,每天都有大量情侣排队登记,大都是中央机关工作人员、军人和专家学者。

    新华大道与长安大街呈十字形相交,是市区一纵一横的两大主干道之一,名称来源于建于显要位置的新华通讯社大楼,共和国未来的广电事业将在这里起步。

    今天这对新人一个是从海南特批来京的钱学森,一个是从德国辗转回国的音乐家蒋英,两人是世交,双方家长也都有此意,蒋英的父亲蒋百里3年前病逝,由其日籍母亲代表女方参加,除了双方的家长,主持者是华夏中央人民政府民政部部长谢觉哉谢老,而到场的观礼者更是领导云集,蒋百里号称“民国军事理论家第一人”,又当了很多年的保定军校校长,学生故旧好友亲朋为数众多,而且多数都在政协,如今当然要捧场了,共产党这边,总理代表中央领导前来祝贺,也是给足了面子。

    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式婚礼,新人一个身穿黑色中山装,一个身穿白色长裙,胸前都戴着大红花,在众人的见证下宣读誓词,当然没有鲜花跪地换戒指这类俗套的西式礼节,新婚誓词也充满了时代的特色,让蒋英有种异常新奇的体验,她今年才21岁,刚刚超过《新婚姻法》所规定的法定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